2018年同等學力申碩統考經濟綜合真題及答案(論述題)
作者: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來源: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上傳時間:2019-11-27
2018 同等學力申碩統考經濟綜合真 題及答案
四、論述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1、闡述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的基本含義,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如何體現“共同治理”
1. “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中,公司的目標是為利益相關 者服務,而不僅僅只是追求股東的利益最大化。并不否認每個產權主體的自利追求,而是強調理性的產權主體把公司 的適應能力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因此,一個體現和貫徹“合作邏輯”的治理結構必須讓 每個產權主體都有參與企業所有權分配的機會, 但這是機會的均等,而不是權力的平均化。
(1) 貫徹了“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的治理結構就是“共同治理”機制,它強調決策的共同參與與監督的相互制約。具體地說,就是董事會、監事會中要有股東以外的利益相關 者的代表 ,如職工代表、銀行代表等。
(2) 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經濟民主化,通過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來確保每個產權主體具有平等參與企業所有權分配的機會;同時又依靠相互監督的機制來制衡各產權主體的 行為;適當的投票機制和利益約束機制則用來穩 定合作的基礎,并達到產權主體行為統一于 企業適應能力提高這一共同目標之上。
(3) 共同治理模式包括兩個并行的機制:董事會和監事會。董事會中的共同治理機制確保產權主體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監事會中的共同治理機制則是確保各 個產權 主體平等地享有監督權,從而實現相互制衡。
2、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共同治理”的原則。
(1) 建立董事會中的共同治理機制包括職工董事制度、銀行董事制度等。該機制又包括兩種:一是職工董事制度。建 立職工董事制度是完善董事會中的共同治理機制的一個重要內 容。根據國外的經驗與我國的體制背景,我國的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公司在構建董事會時有 職工董事進入。二是銀行董事制度。銀行可通過表決權代理或信托制合法地進入董事會、監 事會,實現對小股東和 銀行的權益的保護。
(2) 建立監事會中的共同治理機制則是職工代表以及銀行代表可以適當的方式進入公司監事會。
3、壟斷廠商需求函數 P = 10 - 2Q , 長期成本函數:
LTC = Q3 - 5Q2 +10Q
(1) 求邊 際收益函數;
(2) 求利潤最大化時的產量和價格;
(3) 對壟斷廠商征收定量的固定稅額,征收多少稅時,使其沒有超額利潤;
(4) 對單位產品征收 3 單位比例稅,廠商利潤最大化時的價格和產量為多少?
(5) 上述兩種征稅方式對消費者的影響。
(1) TR=P*Q= 10-2Q2 MR= (10-2Q2) =10-4Q
(2)壟斷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 MR=MC。MR=10-4Q
MC=3Q2- 10Q+10 MR=MC
10-4Q=3Q2-10Q+10, 化簡得到 Q=2 ,P=6 (3)總收益=P*Q=6*2=12
總成本=LTC=Q3-5Q2+10Q 解得:8
超額利潤=TR-TC 解得 T=4
沒有超額利潤,π=0。將 Q=2 帶入公式,解得 T=4。
(4) 對單位產品征收 3 單位的比例稅,產品的邊際成本改變; MR:10-4Q
MC=3Q2-10Q+13
再利用 MR=MC ,10-4Q=3Q2-10Q+13
帶入計算,解得 Q=1, P=8。
(5) 征收一定量的固定稅額使其沒有超額利潤時的價格和產量分別是 2 和 6,對單位產品征稅 3 單位時,價格 和產量分別是 1 和 8,前者的價格更低產量更高, 后者產量低價格高。后者使得消費者的福利下降。
消費者的福利下降原因:
壟斷這把部分單位產品稅通過提高價格轉嫁給了消費者。
本文關鍵詞:2018年同等學力申碩統考經濟綜合真題及答案(論述題)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